蒸发器循环冷却水中会含有大量的盐类、腐蚀产物和多种微生物。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水处理,经过一段时间后,蒸发器的水侧会形成大量的钙镁碳酸盐沉积物,以及藻类、微生物淤泥和粘泥等。这些污垢会牢固地附着在铜管的内表面,导致热交换效率下降、循环压力升高、机组真空度降低,从而影响机组的运行效率,带来显著的经济损失。那么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蒸发器出现结垢现象呢?
1、盐类。在一般工业废水中,往往会含有较高的盐分。在蒸发过程中,高盐分容易在换热表面结晶并附着,造成结垢。因此,在处理高盐废水的蒸发时,需要选择合适的工艺。
2、钙镁离子是导致蒸发器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。加热后,这些离子容易在换热表面附着,导致结垢的形成,使情况更加复杂。
3、温度的影响。有研究指出,当温度超过120~130℃时,钙结垢的速度会迅速加快。特别是当温度上升4~5℃时,结垢现象会显著加剧。因此,在蒸发过程中,必须根据物料的水质来严格控制温度。
4、物料流动性非常重要。特别是在降膜蒸发器和升膜蒸发器中,如果物料分布不均,可能会导致过热现象,从而形成烧焦的垢层。
5、黑液的性质。当黑液中的碱度超过1%时,随着碱浓度的降低,对结垢速度的影响并不显著;但当碱浓度降至1%以下时,尽管黑液中的碱浓度减少,蒸发器的结垢速度却会迅速增加。因此,调节黑液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。
6、其他原因。其他因素包括诸如纤维和微生物等结垢成因,这些结垢的形成与物料的水质密切相关,需要对水质进行具体分析以采取相应的措施。